为什么中国网站会设计成这个样子呢? 造成“长,闪,挤,花”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多”字。中国网站首页上内容多,重点多,栏目多,图片多,广告多,该多的多,不该多的也多,要多多,有多多。 “多”是中国网站的特点,更是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无论是超级市场里还是购物中心里,到处是商品,到处是人潮,即使是象书店,美术馆这样的场所也是相似的场面,人们相信人多的商场里的商品会更好,人多的书店里的书会更全,人多的美术展会更有水平,卖家只能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产品,从而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其他更高级的要求,诸如:环境,风格,品味,服务……都要为展示产品让路了。 在目前的中国,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广大受众的需求都远远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大家都希望能看到更多产品,这样就形成了“多则好”消费心理(浏览网站的消费形式显得更间接),网页设计师在应聘时经常会被问到:你是否能胜任“大型”网站的设计,即“能不能把页面做的很长。” 中国网页内容多,给人忙乱的感受,正象我们自己经常会向别人抱怨自己忙的要死,以此来表示我们自己的价值。 引用Donald Norman 在《emotional design》一书中的理论,设计可以分为三种层次: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本能水平的设计是满足人类本能审美需求的设计,也就是漂亮、美观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是注重效用的设计,注重功能、易用性、可用性;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信息、文化的作用,一件产品被设计的很独特、出众、引人瞩目,用户会因为始终这个产品而产生乐趣,产生满足感。 根据这个理论,中国网站的设计普遍达没能实现本能水平的设计,虽然网站的boss、设计师本人都希望把网站设计的很漂亮,吸引用户的眼球。行为水平的设计逐渐被重视了,不过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不高的水平上。上面说到的中国网站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正式在反思水平上的设计,一种变相的反思水平设计。 “多”这种看似缺陷的现象,实际上正式给用户一个好的反思―――“这个网站的内容丰富,在这里我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尽管很多用户并不会真的关注首页上的内容。 正是这种反思吸引着用户,保证着网站的访问量。 造成上述网站首页设计问题的罪魁并不是设计师没水平或者用户没品味,而是产品不够,这表面上的“多”其实是由于“少”造成的。用户对网络内容的需求引导着网站的设计,策划人员有意无意的在迎合着这样的需求。 要改变中国网页设计单靠高水平的设计师是不够的,中国网页设计水平的提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在进步的。 好吧,我们好好干吧,等我们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完成了“三步走”,创建了“和谐社会”,那时候,会需要更好的页面设计的。 |